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详细内容

新华社:装配式建筑将迎来高速发展“黄金期”

广东建筑工业化展     2016-11-21     1869

 

来源:新华社

 

 建筑工业化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建筑工业化正以高效、集约、精益的工业化制造取代粗放、落后的手工作业。建筑工业化的应用已从房地产建设向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领域延伸。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今年2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逐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随着中央对于装配式建筑发展政策的不断明确,地方政府的配套政策也在密集落地。目前全国多地出台了装配式建筑专门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在确保建筑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如何提升建筑质量、提高建筑效率、控制并降低建筑成本,更好地践行绿色环保,是建筑工业化追求的核心价值。”中国建筑业委员会专家委员程海斌表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建筑工业化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国内建筑工业化的领军企业远大住宅工业集团总裁唐芬表示:“目前,既有的装配式建筑占全国建筑总量尚不足1%。用10年左右时间,完成从1%到30%的市场占有率提升,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唐芬认为,装配式建筑发展将与地下管廊、海绵城市建设相互促进。建筑工业化将创新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新技术,可以提前将绿色城市、海绵城市的发展理念融于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同时,服务地下工程建设的预制叠合装配整体式新技术也可以提供地下综合管廊、建筑地下室、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多种产品及服务,带动产业链相关企业发展。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将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业内人士认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化城市的地下生命线工程。

 

据程海斌介绍,当前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主要采取现场浇筑和全预制拼装两种方式,在生产、施工、质量、成本方面均存在差异。唐芬认为,预制叠合装配整体式地下管廊结构不仅可综合现浇技术整体性好、安全可靠的特点,还可发挥简化现场施工工序的优势,解决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生产、运输、施工等环节的技术难点。

 

 

 装配式建筑有望真正开启“叫好又叫座”的局面 

 

 

在生产车间,经过自动化生产线,钢筋、水泥被预制成阳台、楼梯、墙壁等各类构件,有的构件还需安装芯片或二维码;构件运至工地,由机械手一一吊装、拼接、加固,组合成一间间房、一层层楼。记者日前在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宝业集团位于上海青浦的生产及施工基地,看到了“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新颖图景。

 

工地搬进了工厂,装配代替了现浇,加上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使这样的装配式建筑在节能降耗、提高建筑质量方面体现出明显优势。我国推动装配式建筑已有多年,眼下有望真正开启“叫好又叫座”的局面。

 

11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上海举行全国装配式建筑工作现场会,提出要加快形成一整套装配式建筑的标准体系,加快制定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三大结构体系的技术规程,同时要加快培育能够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链重点企业。此前的9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30%。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发展装配式建筑可以说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宝业集团上海公司总经理夏锋介绍。据测算,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节能、节水、节地幅度分别达到65%、60%、20%,减少建筑垃圾70%,且能节约人工40%以上。

 

早在上世纪末,国务院就曾发文推进住宅产业化和装配式建筑,上海、北京、浙江等地区进行了先行探索。近年来,装配式建筑由此前的试点探索转向面上推广。《指导意见》明确,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值得关注的是,“将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工作,列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监督考核指标体系,定期通报考核结果”。

 

上海市住建委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底,全市已落实装配式建筑1385万平方米,连续两年实现翻番,预制构件生产企业达到41家,产能突破1200万平方米。其中,宝业集团在上海的生产基地年产10万立方米混凝土构件。城建实业佘山保障房工程项目是全国装配式建筑科技示范项目,结构预制率超过80%。

 

上海市政府发布相关实施意见,提出自2017年1月1日起,外环线以内城区新建商品住宅实施全装修比例达到100%,其他地区达到50%。上海市住建委主任顾金山表示,“十三五”时期,上海将在推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基础上,发展钢结构、钢-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等其他结构体系的装配式建筑,并在桥梁主体结构等市政工程方面推广装配化技术应用。

 

宝业在青浦的一处新竣工的装配式住宅项目,虽然建筑成本比普通住宅高出10%-15%,但购房者依然趋之若鹜。这让业界看到了装配式住宅的广阔前景。夏锋等业内人士建议,完善技术和标准体系,增强部门合力,健全监管体系,加快装配式建筑全面推广的进度。

020-22093641 zlexpo@zlexpo.org 留言咨询 参展联络 参观联络 参展联络
 

首 页 展会概况 展商服务 观众服务 预约参观 线上参展 新闻资讯 合作媒体 联系我们 高峰论坛 资料下载 English

导航